協康會
專業治療策略

腦神經發展治療

腦神經發展治療

引導式教育

動作學習理論

行為模式教學

感覺統合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

結構化教學
SCERTS 「社交溝通-情緒調節-協作支援」教學模式

社交故事

遊戲治療

地板時間
RDI®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計劃活動教學
腦神經發展治療
腦神經發展治療是針對大腦麻痺兒童而發展出來的一套治療方法。治療活動因應兒童不同的能力而個別設計,此治療利用特定的手法旨在減少兒童不正常的姿勢及動作,鼓勵及促進兒童軀幹及肢體的控制和移動能力,並改善日常功能的發展。
引導式教育
引導式教育是一套有系統的教育與治療體系,主要用於引發及訓練患有動作障礙如大腦麻痺兒童之動作能力,透過有系統的動作分析及節律性語言來設計適當的活動,並且於整日之基本生活流程中不斷重複正確的動作模式,從而誘發兒童的運動機能及引導兒童學習日常生活所需之技能。
動作學習理論
動作學習理論是一套研究如何有效地學習或改變現有動作模式的理論,近年開始被應用在各種的治療和康復活動中;治療師事先就預定學習的活動詳細加以分析,之後利用適當的「練習」與「回饋」,使兒童有效地改善活動功能。這套理論可廣泛地被應用在各種動作障礙的症狀中。
行為模式教學
行為模式教學應用了心理學「學習理論」之原則,透過兒童行為、專長、興趣、能力和喜好分析及有效的賞罰機制,引導及鼓勵他們建立目標行為以代替有問題的行為。行為模式教學對增強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改善兒童的專注力、行為及情緒問題有明顯的效用。
感覺統合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能促進兒童的觸覺、本體覺、前庭平衡覺、聽覺及視覺等感覺系統的調節,引發適應性的反應,從而改善姿勢控制、動作計劃、手眼協調、視覺認知、專注及組織能力,使兒童更有效地參與日常的學習、自理及遊戲活動。
結構化教學
結構化教學是透過有系統的環境安排、有規律的學習流程,以及充足的視覺提示,幫助兒童理解訊息及明白要求。並增強他們對環境的掌握和控制 , 讓兒童適應環境的轉變及穩定情緒。結構化教學中的個人工作系統有助提升兒童獨立工作的動機及能力,較適用於患有自閉症之兒童。
SCERTS「社交溝通-情緒調節-協作支援」教學模式
SCERTS「社交溝通-情緒調節-協作支援」教學模式針對患有自閉症及相關障礙兒童的特點,透過人際及學習上的支持,提升他們的社交溝通及情緒調節能力。教學團隊藉著有系統地調適兒童的學習及家庭環境,幫助兒童維持最恰當的覺醒及情緒狀態,讓兒童能夠發展自發的社交溝通及情緒調節能力,並與成人及同輩建立互動及安穩的關係,以應付學習及社交的需求,從而幫助他們學習新知識並靈活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社交故事
社交故事是以故事的形式,由兒童的角度去描述事情,有效安撫、指導、支持及讚揚他們的正確行為。這種訓練方法是按兒童的需要及特性撰寫個別的社交故事,透過重覆閱讀,教導他們目標行為,如簡單社交禮儀及自我照顧等,較適用於患有自閉症的兒童。
遊戲治療
年幼的兒童一般缺乏經驗及言語技巧去表達內心的世界,遊戲治療便是借助他們喜歡的媒介 - 「遊戲」與兒童建立信任與接納的關係,讓兒童安全地探索及表達自己的感覺、思想和行為,並同時學習處理問題的技巧,以達到治療的最佳成效。遊戲治療適用於輔導有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之兒童。
地板時間
情緒能幫助兒童控制行為、組織經驗、建立新經驗、解決問題和思考。地板時間是一個按情緒發展、著重個別差異,並以關係為本的訓練模式,讓家長與兒童有共同分享及互動的時間,鼓勵家長跟從兒童的興趣,參與他們所選擇的活動,從而進一步發展兒童的自我意識和內在潛能。地板時間較適用於患有自閉症及相關發展障礙之兒童。
RDI®人際關係發展介入法
研究發現,即使是智力和語言能力都很出色的自閉症兒童,也缺乏「動態智能」,以致仍不能成功地處理這個充滿轉變的現實世界。RDI®主張以父母為主導的系統訓練,提高自閉症孩子的「動態智能」,逐步增強兒童在社交適應、靈活思考及解難等方面的能力。
計劃活動教學
計劃活動教學乃採納自普通幼稚園的教學方式,由幼兒導師引導兒童深入研究一些與生活有關的課題。計劃活動教學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強調以兒童為主導,激發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教學模式除可提升兒童的學習動機和深入探究主題外,更有助兒童適應開放性的教學模式,同時建立家校合作的關係。計劃活動教學對理解能力較高的兒童幫助尤其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