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主内容開始

協康會

健腦操與學習能力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我們的五官會把資訊接收,然後傳送到大腦作整合及分析,最後作出一個適當的反應。資訊的傳送、整合、分析及作出反應的過程,都是由神經線所傳送的。神經網絡愈龐大,傳送、整合及作反應的速度愈快。早在九十年代,已有文獻記載說明運動會激發腦內神經元細胞(Neuron)的產生,增加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繫,從而使腦部的神經網絡更加發達,令腦部在吸收外間的資訊或作出反應時更快捷,增進學習能力。

將障礙變為資源

很多人單從字面看「健腦操」,均認為只是一種體操活動,透過一些運動便能令腦部整合起來並增進學習。其實嚴格來說,「健腦操」是一種有五個步驟的教學模式,可改善學習障礙兒童的專注力、學習能力、情緒及行為。

這五個步驟包括:(一)熱身四式;(二)設立目標;(三)生理測驗;(四)運動或活動;(五)重複生理測驗。而運動只佔五個步驟中的兩部分(第一及第四),更重要的其實是為學童訂立他需改善的學習目標及進行一系列的生理測驗,以找出學童身體上有哪些障礙導致學習困難的出現。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有一名學童在做功課時身體總是安靜不下來,眼睛也四處張望,不能集中在課本中。於是在完成熱身四式後,便會為他設立一個學習目標,就是安靜身體及集中注意力於課本上。當目標設立後,便會替他作生理測試,找出身體上有哪些障礙導致學童不能專注於功課。找到了身體上的障礙後,便通過一系列的運動(如健腦操二十六式)去清除障礙,並將障礙變為資源,從而提升學習能力。

成效因人而異

其實運動是良好學習的基礎,有文獻指出,大腦的運作和智能的發展與運動有很直接和重要的關係,而健腦操的特別之處是設立學習目標及清除身體上的學習障礙,令腦部在最佳狀態下操作。當障礙清除後,身體便有更多的資源去應付目標,令整個生理狀態都處於最佳的學習中,令學習更上一層樓。

經常有人會問要做多少次「健腦操」才有成效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

就像一位有自閉症徵狀的學童,他寫字的時候十分不專心,替他訂立的目標就是要眼睛專注於功課上,每一個英文字都寫在線上。他做一次「健腦操」已有明顯的成效。但對某些學習障礙較大的學童,可能需要做較多次「健腦操」,甚至在同一個目標要做上八至十次才有效。

撰文﹕協康會物理治療師鮑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