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主内容开始

协康会

音乐治疗与儿童健康成长

每当提起 “音乐治疗”,很多家长或略有所闻,或感到兴趣。它除了作为艺术欣赏和娱乐之外,怎样成为一种具专业治疗性质的工具? 它怎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音乐治疗是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的结合。音乐能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感受,为我们提供舒压的空间,更可以帮助我们表达超越言语的情感。治疗就是有目的治愈或改善症状,调整令人困扰的行为模式,长远而言,可促使个人正向发展。

音乐治疗的技巧,形式和乐器是多元和丰富的。例如在一般三十分钟的个别音乐治疗,唱歌的目的是帮助一位发展障碍儿童控制呼吸,加强嘴部及脸部肌肉的运作,发展出节奏和韵律感来促进语言技巧;而在一个六十分钟的团体治疗,唱歌的目的便可能是培养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力,减少退缩行为,提升自信和成就感。又例如敲打木琴,在个别音乐治疗是用来训练肢体障碍青少年手眼协调能力、大小肌能力和听觉辨识力;在团体治疗中,敲打木琴让该青少年在与其他人一起的乐器合奏的过程中,领略遵守指令和秩序、培养耐性、交替轮流的社会规范等能力。

由於可见,音乐治疗是以音乐作为介入媒材,配合音乐治疗师的音乐素养及训练,加上艺术性的临场创意变化;并需要生理、心理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对服务对象的特性及病理学的了解,来为服务对象设计有组织的音乐活动,作身、心、灵的影响和疗效。

音乐治疗早期使用在特殊儿童辅导(自闭症、过动症、唐氏综合症…),失智症老人及精神病患者上较多;但近年已扩展到不同领域,如发展障碍、语言障碍、学习障碍、肢体障碍、行为问题、疼痛控制…等,以至一般人舒缓压力,个人探索或心灵成长。不论是转介或家长自行求助,必须经过音乐治疗师的观察和测验:儿童对音乐的反应、技巧和偏好;医疗史、认知力、社交能力、生理和身理状况…等,因应服务对象的情况和家长的期望了解而详细听说,来判断其是否适合音乐治疗,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