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康会
孩子为何欠缺自信和自理能力?
现今以小家庭为主,往往家中的孩子便成为父母的宠儿和中心,很多父母为了表达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更会凡事为孩子计划和预备妥当,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变得依赖,甚么事自己都不动手去做,例如自己不主动穿好衣服、不自己吃饭、不会为自己的鞋带打结,连刚刚玩完散落在地上的玩具,也不愿意将它们收拾干净或是放回原处。长此下去,孩子的「主动性」 便会因为父母凡事插手帮助而逐渐下降,孩子慢慢地丧失了自理的能力和对自己的责任感,不知道甚么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也对自己的责任感到模糊,成为一个只懂「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王子。
父母为免「麻烦」
这样性格依赖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一方面在心理上有需要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关心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有些父母是因为「怕麻烦」 才凡事替孩子「代劳」,没有耐性对孩子凡事作出交代、解释事情的始末和解决事情的方法,更不愿意为孩子不熟练的做事方法而「执手尾」,宁愿自己快快将事情做完。无论是以上哪个原因,都有可能阻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叫孩子最终慢慢地失去了宝贵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因为两者皆让他们既不会动手主动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也不顾意去动脑筋来解决摆在面前的困难,只会一味地望著父母,等待著他们的帮忙,为自己出头和解决问题。当他们长大以后,也对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表现得漠不关心,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缺乏积极态度,更加不懂得关心别人的需要。
指示孩子「亲力亲为」
父母若是要培养孩子照顾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日后建立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就必须从小开始加以培养。 对於三至四岁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较难掌握复杂难明的事情,故应该以具体及简单易明的指令,指示孩子做好应该「亲力亲为」的事情,也不要让孩子以为别人的「代劳」是一件应该做的事。另外,孩子这时建立的对错判断和价值观,都有赖父母日常对他们的教导和灌输。
提升孩子的自信
若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能力厅,当孩子做对事情便要赞扬鼓励一番;若是孩子在尝试中犯错,也不要严厉的责骂,应该与孩子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孩子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再次「站起,这样才能逐渐提升孩子的自信。
撰文:协康会教育心理学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