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主内容開始

協康會

共融就業新趨勢 善用優勢為本

要讓特殊學習需要青年(SEN青年)更容易投身職場及持續工作,就業環境的共融度一定要足夠。好像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的設計理念,旨在容納不同年齡、不同需要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不過除了要檢視工作間的硬體配套之外,營造共融就業環境的另一重要元素就是僱主的心態。以往在SEN青年就業支援服務中最常遇到的就是很少公司願意認識及接納SEN青年。近年所見,社會的接受程度提高了,不過一觸碰到常規職位,公司一定會關注成本效益。所以,雖然多了公司願意聘請SEN青年,不過仔細一看你會發現大部分公司都是有剩餘資源(時間和資金)時才會去聘請SEN青年。

其實共融就業不應該只是有額外資源是才去做。或者這樣說,SEN青年並不應該只被看成是可有可無的人手。協康會的就業支援團隊認為整個就業市場應該要有一個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僱主應該以人為本,除非一些單純操作型的任務,否則僱主應儘量避免員工被工作任務凌駕。無論員工有或沒有SEN,每位員工都有他們的強項優勢和限制。倘若有員工有SEN,僱主應先瞭解SEN青年的本質、能力及特性,再從工作調適及職務共建發揮SEN青年最大的效能。我們希望公司聘請SEN青年,並不是要讓他們成為公司及同事的負累,而是讓他們成為公司重要的資源及資產,達致協同增效。

那麼當提及支援SEN青年,大家一定會想到他們面對的困難與挑戰。傳統的復康訓練以缺失模式(deficit-model)作為框架,集中針對SEN青年的自身需要,加以訓練,讓青年能夠達到一個既定的標準。但協康會幾年致力倡議優勢為本(Strength-based approach)的支援模式,減低外界對他們的標籤及負面形象。我們以多元特質看待每位青年,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學習,成長及改變。同時,優勢為本的支援理念讓SEN青年更瞭解自己的強弱項,從而提升個人效能感,讓他們自主地運用自己的優勢貢獻社會。除了支援團隊以及SEN青年的視覺之外,外界的環境也相當重要。如果SEN青年是樹苗,那麼社區、學校、職場就是土壤。土壤需要有合適的水分,營養,溫度才能讓樹苗成長發展。不同的持份者有著不同的資源,技能、人際網絡、時間等,我們都能夠付出去協助SEN青年步向成功。

切勿忘記,SEN青年都有著他們的內在資源,透過發現、發展及呈現,讓SEN青年知道他們自己原來也有步向成功的條件。這個就是優勢為本的共融就業環境。

撰文: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 - 協康會「共創可能」計劃
教育心理學家鄭光言